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响应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和江苏省环境科学学会“大学生在行动”的号召,在江苏省环境科学学会的组织领导下,2024年7月9日至7月15日河海大学江苏省南京市“以地理慧眼,助绿色生花”科普宣讲小分队在南京市江宁区、鼓楼区广泛开展了面向公众、形式多样的科普实践活动。
1.深入乡村调研,紧跟生态一线
2024年7月9日,为深入了解南京市农村响应建设美丽乡村号召,切身体悟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新模式、新业态、新路径,探索农村生态治理与环境保护有效路径,科普队前往南京溪田田园综合体进行实地调研活动。南京溪田田园综合体作为国家首批15个“田园综合体”之一,是乡村振兴重要示范案例。
小队一行人走进溪田,在讲解员带领下,系统而全面地探索了溪田田园综合体的现代农业发展、田园旅游特色以及富民惠民的实际成效。七月酷暑,荷风送香。漫步在穿塘而过的木栈道上,徜徉于遍布山头的茶园中,行走在块块平整的水稻田埂上,田野景观之美让人目不暇接。现代农业的新景象在这里展现,“农业+”战略在这里被完美诠释,溪田融入农业科技手段发展现代农业、品牌农业,拓展“农业+文化”“农业+体验”“农业+旅游”发展旅游农业,改造荒山良田万顷,吸引游人流连忘返,惠及村民步入小康。这种模式的成功实践为全国其他乡村的振兴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展示了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新可能,更加坚定了我们对美丽乡村建设的信心,激励我们在未来的工作中继续探索和推广有效的乡村振兴路径。
2.聚焦生态科普,深植绿色理念
7月9日至16日期间,为普及绿色生态知识,提升公众环保意识,河海大学“以地理慧眼 助绿色生花”科普小分队成员们结合自身专业从遥感、资环、地信等学科领域,围绕新污染物识别与防控、生物多样性保护、水资源高效利用、水土保持策略以及气候变化应对等议题,设计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科普材料。在河海大学校园里,小分队成员们运用展板、科普短片,为一百余名江苏省兴化中学的高三年级师生们,科普了新污染物的相关知识,让师生们初步领略了环保知识的魅力;在江宁区气象科普馆,他们利用先进的气象模拟设备,为小朋友们科普了气候变化对地球生态系统的影响,加深了他们保护环境的使命感;在南京市江宁区周边的乡镇,如阜东村等地,小分队结合当地农田、河流等自然资源,用更加贴近生活的案例和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小学生们和村民们讲解新污染物带来的危害以及绿色发展的重要性。鼓励村民们从日常生活做起,积极参与环境保护。
此次科普宣传活动覆盖了多个年龄段和社区群体,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学生们不仅增长了环保知识,更激发了他们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和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3.全面问卷调查,整合分析问题
科普队成员借助调查问卷和数据记录设备,在整个活动周期内与学生、游客等面对面交流,收集关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新污染物防治方面的调查数据。问卷调查涉及人群广泛,年龄段基本覆盖,具有数据参考性。
经综合调研报告整理分析,公众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新污染物防治方面有着积极态度和行动意愿,但还需要进一步宣传教育、政策支持和技术革新来推动实际环境保护行动。虽然公众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新污染物防治通过网络媒体有一定的认识,但在实际参与度和行动方面还有提升空间,存在诸如科普讲解惠及面窄、社会环保行动群众参与度低、网络普及热度难以维持等问题。综上,全民参与是实现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新污染物防治目标的关键。这些问题亟待解决,以推动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并引领全民参与进生态环保行动中去。
此次千乡万村环保科普活动为青年学子社会实践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同学们通过内容丰富的环保科普活动,将环保知识和环保理念在农村广泛传播,让环保科普走进基层、走进田间、走进农民心间,激励同学们将青春梦想与社会责任相结合,努力成长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团队介绍:本团队由地理与遥感学院许捍卫老师担任指导老师,队长吴昊,队员王佳良、邱民宇、朱紫钰、郭明琛,张佳乐、尹博、黄文燚,均来自地理与遥感学院。团队深入南京溪田田园综合体,调研现代农业与乡村振兴模式,并运用遥感、资环、地理信息等专业知识,向公众普及新污染物防控、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环保主题。在南京市江宁区及周边乡镇,团队通过PPT、短片、问卷调查等方式,向不同年龄段群体开展了丰富的环保知识宣传,分析了当前环保行动的实际情况与挑战,活动有效提升了公众环保意识,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