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21日,河海大学、北京大学与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IIASA)在维也纳共同主办了“水-能-粮”国际研讨会。河海大学党委书记杨桂山,地理与遥感学院院长周丰和IIASA首席研究员Petr Havlík分别致辞。来自河海大学、北京大学、IIASA、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瓦赫宁根大学、亥姆霍兹环境研究中心、维也纳大学、法国气候与环境科学实验室、波茨坦气候影响研究所、古鲁•戈宾德•辛格•因德拉普拉萨大学、国际水稻研究所等高校及科研院所的40余位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
杨桂山指出,河海大学高度重视水资源相关的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工作,产出了一批基础性、原创性、关键性的研究成果。他希望以本次研讨会为契机,全面分析“水-能-粮”相关的关键科学问题和模型技术前沿,系统促进水资源、农业、能源、生态相关领域的青年学者成长,共同推动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周丰介绍了本次研讨会召开的背景,从推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跨学科视角,阐述了会议主题的创新性和前瞻性。他希望与会专家能够围绕相关议题与目标充分研讨交流,深化跨学科国际合作研究,推动形成务实高效的国际合作新机制,共同为相关领域的发展作出贡献。
Petr Havlík研究员介绍了IIASA的成立和发展背景,以及近年来在“水-能-粮”领域方面取得的成果。他表示,此次研讨会的主题与IIASA的系统科学理念和缓解全球变化责任高度契合,希望通过本次论坛对相关前沿问题进行深入的研讨,加深对跨学科领域研究的理解,形成具有战略高度的政策建议。
本届研讨会以“水-能-粮”(WEF)纽带关系为主题,IIASA高级研究员Taher Kahil、Amanda Palazzo和Wilfried Winiwarter,研究员Dor Fridman、Julian Joseph,荷兰瓦赫宁根大学Mengru Wang助理教授、北京大学覃栎研究员、中科院地理所孙思奥研究员、河海大学赵浩教授、亥姆霍兹环境研究中心Yiwei Jian博士等围绕气候变化下水文循环、地表及地下水水质模拟、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文地球化学及污染物迁移转化机理等议题,研讨水资源、能源和粮食协同安全发展的前沿问题,并对未来科研合作提出具体意见和建议。
本项目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带一路”可持续发展国际合作科学计划(SDIC)重点项目(42361144876)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