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扎实推进实践育人工作,深化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7月15日至17日,河海大学地理与遥感学院党委书记孔祥冬、院长周丰、党委副书记金佳鑫等一行,带领由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地理信息科学、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组成的“净水太湖,溯源氮磷”调研团,赴太湖流域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调研活动,太湖局副局长孟庆宇热情接待了学院一行。
7月17日的专题座谈会为双方深度对话、谋划未来提供了核心契机。会议由太湖局副局长孟庆宇主持。孟庆宇副局长首先代表太湖局对学院领导及师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高度肯定了河海大学与太湖局长期以来的紧密合作关系,并对学院深入流域一线开展实践育人表示赞赏。孟庆宇指出,太湖流域治理面临新挑战与新机遇,亟须科技与人才的强力支撑。他殷切期待双方能在流域地理学相关的科研攻关与人才培养方面开展更深层次、更富实效的合作,共同为太湖流域水安全保障和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太湖局相关部门负责人参与交流。水资源保护处副处长徐进介绍了太湖流域综合治理实践,重点解析“控源截污、生态修复、智慧管控”系统性路径。人事处科长田晓东通报了太湖局近年来招录河海大学毕业生的具体情况,并全面解读了当前的人才引进政策。他表达了明确的用人导向,热切期待更多兼具地理学系统性思维与扎实实践能力的复合型青年才俊加入流域管理专业队伍。水文局高级工程师马媛结合正在推进的太湖数字孪生平台建设案例,生动阐释了集成技术在流域核心业务的创新性应用及其广阔的发展前景。太湖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科长杨均科介绍了遥感技术在该中心站实际业务中的多元化应用场景。
孔祥冬书记代表学院对太湖局长期以来给予的支持,特别是对本次学生社会实践工作提供的宝贵平台和悉心指导表示衷心感谢。介绍了河海大学地理与遥感学院的成立背景、发展现状及发展规划。她重点阐述了学院“实践课堂与行业需求无缝衔接”的培养理念,并诚挚邀请太湖局专家深度参与学院课程共建与人才培养全过程。
周丰院长就未来合作,提出三点聚焦。聚焦地理思维与实践能力培养,希望太湖局能在本科生毕业设计、硕士生论文选题方面“出题”,引导学生研究真问题;聚焦服务国家重大需求, 围绕流域治理关键科技问题,共同探索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台站建设、科研项目联合攻关等方面的深度合作;聚焦产学研深度融合,期待太湖局专家针对生产实践中技术难点、痛点作为科研课题向学院“出卷”。学院将积极组织师生赴太湖局实践基地进行沉浸式学习和研究,推动“真题真做”。
调研团还深入太湖流域水文水资源监测中心、贡湖湾生态实验室及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太湖实验厅进行实地调研。学生们亲身体验水样采集与分析实验,沉浸式观摩流域数字孪生模拟系统。此行让学生们将书本知识与一线实践紧密结合,深化了对专业和行业的认知。学生代表也结合调研所见所学,与专家进行了积极交流。
本次调研实践是学院深化“三全育人”、推动实践育人的重要举措,也是学院依托“流域地理学”特色,积极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行业一线的重要实践。学院将以此次交流为契机,持续推动校地合作走深走实,引导学生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为流域可持续治理与“美丽中国”建设培养输送更多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