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的重要论述和党中央关于水利工作的决策部署,深化对太湖流域综合治理的实践认识,7月15日至7月17日,河海大学地理院“净水太湖,溯源氮磷”调研团赴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监测中心(无锡)及上海总部开展调研学习。通过实地参观、技术交流和专题座谈等形式,深入了解流域监测、灾害防控及智慧水利建设的最新进展,进一步强化校地合作,助力新时代地理人才培养。学院党委书记孔祥冬、学院院长、实践团指导教师周丰等带队前往。
河海大学师生及太湖局领导合影留念
在无锡监测中心,调研团队实地考察了太湖流域水环境监测实验室、水文自动化监测平台及数字孪生技术应用场景,详细学习了高精度水质分析、蓝藻预警等关键技术。工作人员介绍,监测中心始终坚持以科技创新驱动精准治理,依托物联网和大数据提升流域监管能力,是落实“系统治理”理念的生动实践。近年来,监测中心围绕“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不断加强技术攻关,为太湖流域水安全保障和生态修复提供了坚实支撑。这让团队成员得以将课堂上的知识转化为可感可知的实践认知,深刻理解治水思路在具体场景中的落地路径。
团队聚焦于太湖流域水环境治理,旨在通过深入太湖水治理一线,探究太湖流域水质检测及管理,为后续氮素遗留研究提供数据支持。从而切身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力求助力乡村振兴。
团队成员于监测中心实验室参观学习
在上海召开的座谈会上,太湖流域管理局领导系统介绍了流域综合治理成效,强调当前工作以“防洪保安全、优质水资源、健康水生态”为目标,持续强化跨区域协作机制。与会师生围绕“智慧水利建设”“青年人才投身水利事业”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管理局表示,希望与高校进一步加强产学研合作,共同服务国家“江河战略”,培养更多适应新时代地理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这
团队成员参与座谈会
通过此次调研,团队成员深刻认识到新时代水利工作必须坚持党建引领,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转化为治理实效。太湖流域的数字化、智能化治理模式不仅为全国水利现代化提供了重要参考,也展现了科技创新在推动绿色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作为水利学子,大家深感责任重大,纷纷表示要牢记“国之大者”,夯实专业能力,积极投身国家水利事业,为推进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此次太湖水资源调研及座谈实践,既呼应了新时代治水兴邦的使命召唤,也为校地协同赋能生态治理提供了生动注脚。下一步,学校将进一步加强与太湖流域管理局的合作,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与人才培养,同时组织更多深入基层的调研活动,引导学生将个人成长与国家战略需求紧密结合,以实际行动践行“忠诚、干净、担当,科学、求实、创新”的新时代水利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