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三下乡” | “松溪绿韵,问水寻清”团队赴高淳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实践

青春赋能乡村振兴 科技绘就生态蓝图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战略部署。针对平原水网区农业面源污染这一制约乡村生态振兴的关键瓶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钉钉子精神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引下,学院松溪绿韵,问水寻清乡村振兴促进团于202578—11日深入南京市高淳区松溪河小流域,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专项调研。由7名学生组成的实践团队在刘欣教授指导下,以科学诊断污染负荷,精准助力生态振兴为使命,通过田间走访+技术访谈+红色研学三维实践模式,累计调研7个行政村,构建了覆盖种养加工生活全链条的污染防控调研体系,为乡村生态振兴提供科学支撑。

实践团拜访和睦涧村党群服务中心

专业分组深调研 精准把脉开良方

在指导老师刘欣老师的带领下,团队分为稻麦小组、瓜果小组、水产养殖小组和农村生活小组展开工作,调研访谈的同时,成员们开展环保知识宣讲,发放自制面源污染防治宣传单。

稻麦小组:把脉农田面源污染——科技赋能传统农业,助力绿色种植

稻麦小组重点调研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的种植情况。在永胜村、新墙村等地,小组走访32水稻种植户,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观察方式,重点调研农田排水规律、施肥行为与标准沟渠闸坝设施覆盖情况

 710日下午,团队前往禾田越光农业种植合作社。负责人带领团队参观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介绍了无人机植保等现代化农业装备。合作社负责人详细介绍了绿色种植的理念和实践,成员们就如何进一步推广绿色种植技术展开了热烈讨论。通过实地调研,小组成员深刻感受到科技对传统农业的赋能作用,为高淳的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新思路。

实践团同合作社负责人魏清交流

瓜果小组:追踪经济作物用药——探索生态种植,守护绿色田园

瓜果小组聚焦果蔬茶竹种植区,小组走访共20家果蔬茶竹种植户,记录了农药使用频次与病虫害防治的突出问题家果蔬茶竹种植户,了解有机肥使用情况。团队拜访苏峰经济林果专业合作社,参观茶叶加工厂和茶园,团队成员深入考察茶叶加工流程。高淳素有“南京茶乡”的美称,茶产业是高淳区的传统农业特色产业,也是实施乡村振兴的重点产业,更是美丽乡村的“绿色名片”。通过调研,小组成员对高淳生态农业的发展充满信心。

实践团与果园负责人交流果蔬种植情况

实践团在合作社负责人带领下参观茶叶加工厂

水产养殖小组:破解尾水治理难题——绿色养殖,守护水乡生态

水产养殖小组走访了30家蟹虾养殖户,通过标准化问卷调查,系统采集了包括饲料投喂管理、尾水排放处理等在内的核心生产数据,重点考察尾水处理设施,考察绿色养殖技术的推广情况,旨在全面评估绿色生态养殖技术在当地的实际推广成效。在永胜村,小组成员与养殖户交流了尾水处理技术的改进措施,了解“三池两坝”技术的覆盖程度,探讨了如何进一步优化养殖模式,以实现养殖与生态的和谐共生。小组成员深刻体会到:推动科技创新与生态保护的深度融合,构建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的现代水产体系,是支撑美丽乡村长远建设的核心路径

实践团水产养殖小组同蟹养殖户陈先生交流

农村生活小组:诊断污水治理短板——倡导绿色生活,共建宜居乡村

农村生活小组共走访85户居民,进行居民问卷调查,重点关注生活污水处理现状。农村生活小组走访了多个村庄的居民,重点关注了生活污水处理和垃圾分类的推广情况。在新墙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小组成员学习了当地在文化传承与生态保护方面的成功经验。通过与村民的交流,小组成员了解到高淳区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注重生态与文化的融合,通过环保知识的普及,提升了村民的绿色生活意识。小组成员还发放了自制的环保宣传单,为美丽乡村建设贡献了一份力量。

实践团村民生活小组在同村民交流生活污水处理状况

红色赋能革命精神砺初心

团队集体参观高淳地区革命史展馆。高淳区是江南革命老区之一,在长期的革命斗争过程中形成了特有的高淳红色文化。 近年来,高淳不断改造升级游子山烈士陵园、西舍村“红色堡垒”、新四军一支队司令部、新四军驻淳办事处旧址等红色景点,推进红色文化和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并积极打造红色精品旅游线路,开辟红色教育研学基地,让游客更加深入了解高淳红色精神、感受高淳红色情怀。在讲解员带领下,成员们深入学习新四军在高淳的抗战历史,从"铁军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队员在参观后表示:革命先辈的奋斗精神,激励我们要用专业知识服务乡村振兴。”

实践团参观高淳地区革命史展馆

青春筑梦绿水间 乡村振兴谱新篇

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践中,团队走访167家,发放100余份面源污染防治传单,团队成员深入田间地头,走访农户、参观基地、学习技术,用脚步丈量高淳的美丽乡村。从绿色种植到生态养殖,从文化传承到科技助力,青年学子以专业所学回应乡村振兴的时代命题。实践团队用实际行动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的殷切期望,为高淳的美丽乡村建设注入了青春智慧,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了青年力量!

供稿:河海大学地理与遥感学院   编辑:   审核: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