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俊伟——“地”维斗转,“法”塑万象


编者语:地理与遥感学院承治水兴邦初心,以地理之眼探万象、凭遥感之技绘山河,培养的学生遍布寰宇,在科研、企业、公共服务等领域各展所长。为进一步凝聚全院师生与海内外校友的磅礴力量,筑牢情感联结、汇聚发展共识,学院以河海大学110周年校庆为重要契机,特别策划“校友风采”系列访谈,由在校生邀约各行各业校友,共忆求学时光、分享奋斗心得,以经验启智来者,鼓舞新一代河海地理人逐梦前行。

窦俊伟,河海大学2002级地理信息与科学专业校友,上海领衔律师事务所律所创始合伙人。


忆地信岁月,敬拼搏流年

追溯起大学的荏苒岁月,窦俊伟学长感慨颇深,回忆起自己的地信时光,他表示大学学习的逻辑思路和知识体系对进入社会有着铺垫作用,地信专业对数据收集分析等一系列处理问题的思维逻辑能力为窦俊伟学长在就业方面夯实了基础,帮助窦俊伟学长在解决问题上把握核心要素,真正做到了思考落实和行为落地,生动诠释了“没有一本书是无用之书,没有一堂课是无用之学”,而要做到这样的程度需要我们将所学运用到所需之处。

专业只是人生的起点,而不是生活的终点,人生有很多的容错性。”

谈及到关于兴趣与职业选择的问题时,窦俊伟学长建议大学生多参与学校的社会实践活动,在亲身经历中品味人生的百滋百味,丈量社会需求的同时去做“自己”。大学专业的学习更多的是一种能力的锤炼,我们可以凭借这份能力去学习我们想要从事的领域。他坦言道,进入一个门槛很容易,但是想要跳过一个门槛却需要深钻,而深钻领域很多时候需要兴趣的指引,也就是说兴趣可以驱使我们去激发潜能,使我们站在风口浪尖,享受人生红利。

就法律回首,予诚挚良言

窦俊伟学长在访谈中反复提及到了“沉没成本”这一概念,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人了,很多事情要有自己的思考,要为自己的行动负责,青年的优势在于时间的充沛,但是青年的劣势也在于时间的充沛,很多选择就是几十年甚至一辈子的选择,每次重大选择对人生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永远不要否认自己的优秀,河海会带给我们自信。”窦俊伟学长读研的时候因为兴趣选择了法律专业,这份选择起初也是让他焦虑前方的道路,但是一想起自己在河海大学的过往,就会由衷的有一种学习的自信,一种不断向上拼搏的念头,或许这也就是“艰苦朴素、实事求是、严格要求、勇于探索”对河海人的塑造作用,是校训的一种具象化的体现。

望中华古今,展鲲鹏翅翼

窦俊伟学长对当今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展开了畅谈,表示大学生应该提早对职业生涯有一个详细的规划。困于种种国际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就业问题日益突显,很多大学生读完书却难就业,就难业。他认为在学校期间,学生就应该了解自身专业的前景和就职情况,从而判断自己未来的选择方向。一项出类拔萃的技术会更好就业,更能实现自身的发展需求,而问题就在于很多学生将这方面的事情视为无用之功,视为“滑稽之谈”,相较于此,窦俊伟学长认为青年应该有志向,有全面抉择的方向,这样前途才不会迷茫,才不会南辕北辙、望梅止渴。

法律和地信之间存在息息相通之处,很多人认为地信无助于法律,其实不然,在窦俊伟学长处理专业方面的法律知识时会更加入手更加熟悉,而这一点其实就是他比同行多的一个竞争点,志向引领下的人生,才有可能出现船舵的乘风破浪,出现所谓的柳暗花明。



供稿:河海大学地理与遥感学院   编辑:   审核: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