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成功举办“融汇入河海・地理启新程”2025级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周活动。学院围绕“归属感建立、科研动力激发、学业生涯规划与适应能力提升”四大核心维度,通过集中授课、互动交流、实践体验等多元形式,为89名硕士研究生、22名博士研究生搭建起融入学术共同体的桥梁,助力其在科研探索与人生成长的关键阶段开好局、起好步。
寻脉地理 建立学院归属感
学院以“寻脉地理”为主线,通过多维度、多层次的活动帮助新生快速融入集体。
学院院长周丰以“探地理之律、担时代重责、以奋斗之姿勇攀高峰”为题讲解了“开学第一课”。他从 1915 年开设《本国地理》起步,到 2024 年获批地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点,追溯学院文脉,梳理学科发展历程,彰显 “以水为特色、流域为单元” 的优势,展现学院在流域过程、灾害防控等领域的丰硕成果;以“过去一年的成绩单”为形式,向同学们介绍了学院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国际合作等各方面的成果;最后,结合身边榜样的案例,以“为何奋斗、为谁奋斗、如何奋斗”展开寄语,希望同学们对接国家战略与社会需求,为山河守护与自我成长发力,锚定赛道、笃学慎思、融入集体、深接地气,做新时代地理求索者。
“师生破冰交流会”则通过各学科方向和预分配课题组陆续开展,以轻松活泼的形式促进新生融入科研团队。在交流会上,新生与导师、高年级学长学姐面对面沟通,为新生尽快适应研究生生活提供了实用建议。
为精准回应研究生新生角色转变、科研节奏切换中易出现的心理适应挑战,学院邀请学生处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中心闫明老师开展主题为 “研途‘心’风景 —— 研究生阶段的适应与成长” 的心理健康讲座与团体辅导活动。活动围绕新生最关切的科研压力管理、焦虑缓解、人际关系沟通技巧等话题展开,结合研究生群体真实案例,生动普及了正念呼吸法、认知重构等实用情绪调节策略并详细列明校内外心理帮扶支持资源。本场活动为新生搭建起心理适应的 “防护网”,有效缓解了新阶段的迷茫焦虑,明晰了调节与求助路径。
经纬启航 激发科研内驱力
“经纬启航”模块致力于拓展新生的学术视野,通过解读会、专家讲座、同辈交流的方式展开激发其科研兴趣与内在动力。
学院副院长苏红军面向全体新生作学院科研状况介绍与培养方案深度解读专题报告。以学科发展为主线,简要回顾了学院从奠基到不断深耕的历程,重点强调了学科在交叉融合中形成的鲜明特色,以及面向国家战略与学术前沿的发展定位,使研究生对学院的科研实力与整体布局有了清晰而系统地认识。随后,他围绕培养体系展开细致解读,明确了专业核心课与选修课的配置逻辑及选课注意事项,获得学历、学位相关要求等关键点,让同学们对未来学习有了完整系统的了解。
学院邀请三位教师举办了一场地理信息科学前沿讲座,讲座由苏红军主持。秦元伟教授以“地球之肺”亚马逊森林为例,系统阐述其动态变化与碳汇机制。他的研究不仅揭示碳汇衰退机制,也突显遥感技术在全球生态监测与应对气候变化中的关键作用。丁林芳教授系统阐述了地理知识图谱的前沿进展,重点剖析了其独特的时空维度特征与图结构优势。她指出知识图谱在语义集成与实体关联方面实现重要突破,并结合智慧城市、灾害管理等实际案例,演示了该技术在地理数据融合、多维可视化及复杂空间推理中的创新应用。刘欣教授从磷代谢的角度切入,深入揭示了人类活动对磷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干扰机制。她与团队的研究不仅具有理论创新价值,也为流域污染治理与生态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关键科学依据。
此外,学院还特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八研究所保密办公室主任杨悦,为研究生新生开展科研与国家安全主题讲座。凭借十余年保密工作一线经验,杨悦从国家战略、学科发展与个人成长三个维度,深刻阐释了保密工作的重要意义,并以案例与理论相结合的方式,为新生筑牢科研保密“第一道防线”。他系统解读了国家秘密分级制度,结合遥感数据泄露、涉密图纸流转不当等真实案例,生动剖析信息泄露的严重危害,使同学们对保密责任有了直观而深刻的认识。通过互动答疑,解答现场同学们的各种疑问,有效强化了新生的国家安全意识与保密担当。
山河筑梦 规划学业与生涯
学院通过“山河筑梦”模块开展导向明确、内容丰富的学业引导与生涯规划活动,助力新生快速适应新的环境。
在科研生涯规划交流会上,学院邀请了高年级研究生冯海蓉、程小龙、邓唯、杨勇成、邱禹结合自身经历,分别从“科研和未来规划”“专业自信与读研感受”“奖学金评定相关”“项目实习经历”“研究生的三年规划”等主题开展了分享。他们建议同学们主动融入学校、学院和学科文化、专心学术寻求合作机会,加强自身学习和锻炼,并针对不同学习阶段提出差异化建议,为同学们顺利进入科研状态、明确个人目标提供了有力支持。
为帮助新生尽早建立清晰的职业认知、明确发展方向,学院邀请了学生处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中心姜莉老师开展 “从遥感视野到职业蓝图” 主题生涯规划讲座。讲座以实操性与启发性兼具的形式展开。通过案例教学、互动问答和能力小测试等形式,引导同学们识别自身优势、探索职业兴趣,此外,姜莉老师还详细讲解了行业报告数据库、企业校园招聘专区、导师推荐等多元职业信息获取路径,以及校企合作实习项目、寒暑期实践等准备的要点。活动有效推动大家从 “被动适应” 转向 “主动探索”,切实提升了职业认知深度与规划主动性。
本次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周活动内容系统、形式多元,有效帮助新生建立了学院归属感,激发了科研内驱力,明确了学业与生涯发展方向。学院通过开学第一课、师生破冰、方案解读、前沿讲座、心理辅导等等多维度举措,为新生顺利融入学术共同体、走好科研第一步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学院将持续开展月度专题活动和学术工作坊,陪伴新生成长,助力每一位地理院研究生学子在河海书写精彩学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