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域水土过程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召开2025年度学术委员会暨学术年会

       2025年9月26日,流域水土过程省高校重点实验室2025年度学术委员会暨学术年会在河海大学西康路校区顺利召开。学术委员会成员杨桂山教授、刘耀林教授、孙福宝研究员、王克林研究员、朱青研究员、葛咏教授、袁增伟教授等专家学者出席会议。北京大学王金霞教授、河海大学任立良教授、河海大学科技处处长石朋教授、实验室主任周丰教授以及实验室骨干教师代表共同参会。

        地理与遥感学院党委书记孔祥冬主持开幕式,并介绍参会专家。科技处处长石朋致辞,他对与会专家的到来和对实验室工作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强调了实验室聚焦国家生态安全、水安全与流域高质量发展开展研究的重要意义,期待实验室在学术委员会指导下紧抓机遇,深化基础与应用研究,力争产出更多原创性成果。

        实验室主任周丰教授在年度工作汇报中,系统总结了实验室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团队建设与学术交流等方面取得的进展与成效。实验室明确以“引领流域地理学发展、打造国际一流的流域地理与河湖治理科研团队、建设服务国家水安全与可持续发展的创新高地”为战略定位,致力于建设成为面向国家战略、地方需求和行业发展的流域地理与河湖安全领域高水平科研平台。

       在青年学者专题报告环节,江善虎教授围绕“流域极端水文事件演变机制与智能预报”展开系统阐述,苏红军教授分享了“流域高光谱遥感智能解译”的最新研究进展,李平星研究员以“城市群土地利用生态化转型与再野化”为题介绍了实践路径与典型案例,柯灵红副教授则从方法创新与区域影响角度汇报了“21世纪以来亚洲高山区冰川变化遥感监测”的研究成果。四场报告主题前沿、视角丰富,展现了实验室青年学者扎实的研究功底与跨学科融合能力。

       在专家研讨交流环节,学术委员会成员和与会专家围绕流域水土过程的关键科学问题与技术路径进行了深入交流。专家们对实验室成立以来开展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实验室结合学校优势学科,在流域水土过程机理与效应、流域水土过程模拟与集成、流域水土资源管理与调控等方面形成了显著特色,在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系列成果。针对实验室下一步建设,专家们提出了进一步凝练特色方向、强化顶层设计、加强野外平台建设、推动有组织科研、打造全国性学术品牌、培育标志性成果等建议。

       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杨桂山教授主持会议。他在总结讲话中强调:实验室要将人才与团队建设置于核心地位,通过引进学科带头人并促进内部协同,筑牢发展根基;开展有组织科研,聚焦有限目标,在特定流域持续迭代深入,产出标志性成果,打造实验室品牌;构建面向未来十年的平台支撑体系,推进野外观测站建设,提升数据监测水平,为科研提供扎实基础支撑。

       本次年会的召开标志着实验室发展进入新阶段,实验室将在学术委员会的指导下,继续依托学校优势学科与平台资源,持续深化流域水土过程的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聚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高地和决策支持平台,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目标提供坚实科技支撑。


供稿:地理与遥感学院   编辑:朱云   审核:孔祥冬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