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招聘
  • 网站首页
    新闻动态 通知公告 研究成果 学术活动 校园生活
  •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组织沿革 现任领导 机构设置 行政办公 学院标识
  • 师资力量
    人才计划 在职教师 退休教师 招贤纳士
  • 学科建设
    学科概况 学科介绍
  • 人才培养
    本科生教育 研究生教育 教学平台 培养动态
  • 科学研究
    科研概况 科研平台 科研项目 科研获奖
  • 党建工作
    组织概况 工会之家 党群动态 学习园地
  • 学生工作
    团学组织 招生就业 学生风采 信息资讯
  • 校友之家
    校友活动 校友风采 毕业合影
河海大学地理与遥感学院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组织沿革
    • 现任领导
    • 机构设置
    • 行政办公
    • 学院标识
  • 师资力量
    • 人才计划
    • 在职教师
    • 退休教师
    • 招贤纳士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教育
    • 研究生教育
    • 教学平台
    • 培养动态
  • 科学研究
    • 科研概况
    • 科研平台
    • 科研项目
    • 科研获奖
  • 党建工作
    • 组织概况
    • 工会之家
    • 党群动态
    • 学习园地
  • EN
新闻动态
首页  新闻动态
  • 09
    2025-06
    学院与中科院地湖所签署“施成熙菁英班”合作协议
    2025年6月9日,河海大学地理与遥感学院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以下简称“地湖所”)于地湖所A418会议室举行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双方携手共建的本科生拔尖人才培养平台“施成熙菁英班”正式成立,在科研创新与人才培养领域开启深度合作,为服务国家生态文明战略和水利行业发展注入澎湃动力。河海大学地理与遥感学院院长周丰,副院长杨英宝、苏红军,党委副书记、副院长金佳鑫,与地湖所副所长张恩楼、遥感与地理信息科学研究室主任袁丰、人事教育处处长胡笑琪等领导老师共同参与签约仪式。 会议伊始,地湖所张恩楼副所长介绍研究所发展历程,重点阐述近年来聚焦的湖泊生态修复、流域地理信息建模、全球变化遥感监测等科研方向,以及“科研项目驱动+野外实践赋能”的育人模式。他期待通过“施成熙菁英班”合作,融合科研平台与高校教学体系,培养学生宏观发现、技术分析、地理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为国家水生态安全与流域可持续发展储备拔尖人才。 周丰院长表示,双方依托长期科研协作与人才交流形成深厚合作底蕴,感谢地湖所支持。他希望以“菁英班”为起点,深化科教与产教融合,推动课程与院所项目衔接,让学生参与国家战略项目,实
    学院与中科院地湖所签署“施成熙菁英班”合作协议
  • 06
    2025-06
    学院走访多家水利单位主动对接行业需求
    近日,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战略部署,推动科研与行业需求深度融合,学院领导班子、学科带头人及科研骨干组成调研团队,主动走访安徽省水利厅、水利部松辽水利委员会、辽宁省河库管理服务中心(辽宁省水文局)等多家水利单位,以实际行动推动有组织的科研工作,探索产学研协同创新新路径。 走访过程中,学院调研团队与水利单位领导、技术骨干开展了多场座谈会。座谈会上,院领导全面介绍了学院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及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以及聚焦流域过程、流域管理、流域感知、流域灾害等特色研究方向取得的系列科研成果。水利单位负责人对学院的科研实力与人才培养质量给予高度认可,并结合自身业务实际,提出了当前行业关注的热点和发展需求。调研团与水利单位重点围绕数字孪生、数字水网建设、水旱灾害防御、“天空地水工”监测智能感知、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 此次走访水利单位,是学院主动对接行业需求、推进有组织科研的重要举措。未来,学院将持续深化与水利单位的合作,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加速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为我国的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科技与人才支撑。水利单位是我校毕业生的优质就业单位,此
    学院走访多家水利单位主动对接行业需求
  • 05
    2025-06
    我院赴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开展调研交流
    为进一步加强地理学科建设,深化院校及科研院所之间的交流与合作,2025年6月4日,河海大学地理与遥感学院院长周丰、党委书记孔祥冬一行,赴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开展调研交流。 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白娥院长详细介绍了学院的历史沿革、学科布局、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情况,重点分享了在一流课程、一流教材建设等方面的体会和经验。我院周丰院长介绍了学院的发展现状和特色优势,围绕学院组建一年多来的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交流。双方就共同关注的高层次人才培育、师德师风建设,大思政体系构建、学生实习实践等问题展开深入交流。双方一致认为,尽管两所学校的地理学科在发展路径和特色上存在差异,但在当前学科发展的大背景下,有着广泛的合作空间和共同的发展需求。 在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调研团一行参观了地理所分析测试中心和展览馆,围绕“极端气候变化与粮食安全”主题展开学术研讨,结合人才培养、科研项目合作、平台建设等进行交流。地理所副所长李禄军、湿地生态与环境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祝惠等参加了座谈。双方希望结合各自优势,围绕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资源环境遥
    我院赴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开展调研交流
  • 04
    2025-06
    我院赴吉林市第一中学开展本科招生宣讲活动
    2025年6月3日,河海大学吉林招生组走进吉林市第一中学,面向学生家长开展专场招生宣传活动。地理与遥感学院党委书记孔祥冬、副书记金佳鑫及辛亮老师出席活动,全面解读学校办学特色及招生政策。 宣讲会上,孔祥冬书记向与会家长详细介绍了河海大学的历史沿革、专业设置、师资力量、人才培养、就业等方面的情况,帮助家长了解学校优势和特色。答疑环节中,家长们就毕业升学、学生就业、校园环境、专业优势、转专业考试等内容积极提问,招生组成员耐心进行一对一解答,现场互动热烈。 此次活动搭建了家校沟通桥梁,助力吉林市第一中学家长深入了解学校育人理念与招生动态。活动期间,招生组还与一中副校长李慧鹏、学生发展指导中心主任杨洪伟进行了深入交流。未来,双方将进一步深化交流机制,共同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我院赴吉林市第一中学开展本科招生宣讲活动
  • 07
    2025-05
    地理与遥感学院开展师德师风专题培训
    为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升全体教职工的职业素养和育人水平,引导学院教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5月7日,学院组织全体教职工开展师德师风专题培训,学院党委书记孔祥冬主持此次培训。 院长周丰以“践行教育加精神 做时代大先生”为题,为全体教职工讲授师德教育第一课。他指出,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要以“四有”好老师为标准,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将师德规范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用高尚的师德和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党委书记孔祥冬开展警示教育,通过阐述近年来教育系统内发生的违反师德师风的典型案例,深入剖析案例产生的原因和带来的严重危害。她强调,全体教职工要从案例中吸取教训,引以为戒,时刻保持对师德规范的敬畏之心,严格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自觉抵制各种不良风气,要加强自我约束,强化责任意识,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生态。 束龙仓教授开展“课堂教学与研究生培养——与青年教师的心灵互动”主题报告。束教授结合自己丰富的教学和科研经验,从课堂教学的设计与实施、研究生培养的目标与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阐述。报告结束后
    地理与遥感学院开展师德师风专题培训
  • 26
    2025-04
    引育并重,共话成长,学院召开新进教师座谈会
    4月25日,地理与遥感学院召开新进教师座谈会,校党委书记杨桂山、学院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全体新进教师出席会议。会议由学院党委书记孔祥冬主持,围绕教师队伍建设、教学科研规划及学院发展目标展开深入交流。 杨书记鼓励教师要脚踏实地深耕教学科研领域,紧密对接国家战略需求,潜心钻研,力求产出具有高水准的学术成果。他引导教师科学规划个人发展路径,在教学与科研间找到平衡,实现个人成长与学院发展的同频共振。他强调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要求教师们当好引路人,用心培育学生成长成才。杨书记着重指出,青年教师作为学校“双一流”建设的核心力量,应秉持高标准严要求,为学科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动能。 会上,教师代表们结合入职以来的工作实践,分享了科研探索与教学实践中的宝贵经验与感悟。他们纷纷对学院在科研启动支持、教学能力培训、生活保障等方面的细致关怀表达由衷感谢。同时,围绕“教学与科研压力平衡策略”“跨学科合作机制优化”“青年教师导师制完善”等热点议题展开热烈讨论。与会教师一致表示将以此次会议为新起点,立足本职岗位,锐意进取,为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地理学科全力以赴,共同谱写学院发展新篇章。 学院
    引育并重,共话成长,学院召开新进教师座谈会
  • <<
  • <
  • 1
  • 2
  • 3
  • 4
  • 5
  • >
  • >>
河海大学地理与遥感学院
  • 会议预定
  • 内容下载
  • 人才招聘
  • 信息公开

地点: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佛城西路8号 电话:025-52158923邮编:211000

 Copyright © Hohai university河海大学 版权所有苏ICP备12023610号-1苏公网安备32011102010047号

友情链接
  • 教育部中国地理学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家自然资源部国家生态环境部国家科学技术部河海大学
公众号 邮箱dilixueyuan@hh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