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招聘
  • 网站首页
    新闻动态 通知公告 研究成果 学术活动 校园生活
  •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组织沿革 现任领导 机构设置 行政办公 学院标识
  • 师资力量
    人才计划 在职教师 退休教师 招贤纳士
  • 学科建设
    学科概况 学科介绍
  • 人才培养
    本科生教育 研究生教育 教学平台 培养动态
  • 科学研究
    科研概况 科研平台 科研项目 科研获奖
  • 党建工作
    组织概况 工会之家 党群动态 学习园地
  • 学生工作
    团学组织 招生就业 学生风采 信息资讯
  • 校友之家
    校友活动 校友风采 毕业合影
河海大学地理与遥感学院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组织沿革
    • 现任领导
    • 机构设置
    • 行政办公
    • 学院标识
  • 师资力量
    • 人才计划
    • 在职教师
    • 退休教师
    • 招贤纳士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教育
    • 研究生教育
    • 教学平台
    • 培养动态
  • 科学研究
    • 科研概况
    • 科研平台
    • 科研项目
    • 科研获奖
  • 党建工作
    • 组织概况
    • 工会之家
    • 党群动态
    • 学习园地
  • EN
新闻动态
首页  新闻动态
  • 26
    2025-10
    学院资环专业2002级校友毕业19年返校共庆母校建校110周年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在庆祝河海大学建校110周年的喜庆氛围中,2002级资环专业校友怀着对母校的深切眷恋与对青春岁月的美好追忆,于10月25日重返校园,开展毕业19周年同学会活动,共叙师生情谊,共话专业发展,共贺母校华诞。学院党委书记孔祥冬,时任授课老师代表崔广柏、刘俊、张丹蓉、杨肖丽、张其成,学院在校本科生代表与2002级资环校友共同参与座谈,会议由2002级资环校友朱立琴主持。 座谈会上,全体人员共同观看了精心制作的视频短片。短片中,既有母校110年来的发展变迁,也有2002级资环专业学子当年的校园生活片段,熟悉的画面瞬间将大家的思绪拉回往昔,现场温情涌动。 随后,孔祥冬书记代表学院对校友们的返校表示热烈欢迎,并从专业发展、师资力量、人才培养三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地理与遥感学院及资环专业的发展历程。她指出,多年来,资环专业始终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加强学科建设,提升教学质量,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为国家相关领域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同时,他也感谢校友们一直以来对学院和专业发展的关心与支持,希望大家今后能继续关注母校,常回家看看。 在暖心交流环节,各位授课老师纷纷发言。
    学院资环专业2002级校友毕业19年返校共庆母校建校110周年
  • 25
    2025-10
    赋能青年新锐,共筑科研未来——学院“新人开放基金”评审验收工作顺利完成
    为深入贯彻国家关于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战略部署,积极落实学校与学院发展规划,进一步激励青年教师投身高质量科学研究、产出高水平原创成果,学院于2024年10月正式设立“新人开放基金”。该基金的设立,旨在为青年教师提供科研启动支持,助力其开展跨学科合作与前沿探索。 10月24日,学院在江宁校区行政楼301会议室组织召开了“新人开放基金”一期结题验收暨二期申报专家评审会。会议由张中浩副院长主持,特邀长江保护与绿色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王卫光教授、公共管理学院李禕教授、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周永强研究员担任评审专家。评审会上,二期申报教师依次围绕研究背景、实施进展、阶段性成果及后续计划进行汇报。评审专家认真听取汇报,并就项目的创新性、可行性及潜在应用价值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同时,专家对一期已完成项目开展了现场验收。经严格评审,首批共有7个项目顺利通过结题验收。 “新人开放基金”主要面向年龄在40周岁以下及入职三年以内的青年教师,为他们搭建科研起步平台,激发创新活力,为学院科研队伍持续注入新生力量。本次评审与验收工作的顺利完成,充分展现了我院青年教师的科研热情与发展潜力,标
    赋能青年新锐,共筑科研未来——学院“新人开放基金”评审验收工作顺利完成
  • 23
    2025-10
    河海大学110周年校庆:地理与遥感学院系列活动
    河海大学110周年校庆:地理与遥感学院系列活动
  • 18
    2025-10
    河海大学联合香港大学开展港澳师生交流项目四地研学解码“水韵江苏”地理元素
    10月12日至16日,河海大学地理与遥感学院牵头举办的教育部内地与港澳高等学校师生交流计划——“水韵江苏江河湖海地理学联合野外实习”圆满落幕。来自香港大学地理系与河海大学的师生团队跨越四地,以“实地考察+学术研讨”模式,深入探索江苏水文地理特色与历史文化传承,为两地高校学科协作搭建起实践桥梁。 项目开幕式上,河海大学港澳台办公室副主任吴瑶致辞。她欢迎香港大学师生,感谢各方支持。她介绍了江苏独特地理优势,以及河海大学在学科建设、地理学发展上的成果,同时赞扬了香港大学的卓越成就。此次联合实习是教育部促进交流合作的重要举措,去年活动成效显著,期待今年两校师生能深度认知江苏地理特色,携手探索新知,推动全面合作,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河海大学地理与遥感学院院长周丰详细介绍了学院学科优势。从1915年开设《本国地理》课程,到如今拥有地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及多个省级科研平台,地理与遥感学院始终以水文地理研究为核心。他指出,本次实习既聚焦太湖流域、长江南京段等生态观测,也涵盖南京、扬州历史文化考察,旨在让师生“读懂水韵江苏,深化学科互鉴”。 香港大学地理系助理教授朱鹏代表港大师生致谢,他
    河海大学联合香港大学开展港澳师生交流项目四地研学解码“水韵江苏”地理元素
  • 17
    2025-10
    我院师生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中斩获金奖
    10月12日—10月15日,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总决赛在郑州大学举行。经过激烈角逐,由我院与信息院共同推报,陈嘉琪、金佳鑫等老师共同指导,学院研究生韦亭亦、张怡鑫、董丽楠,本科生王佳良、郭明琛、李嘉慧等15位同学共同完成的《旱疆寻水-借空天慧眼引千米深泉普润旱疆》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公益组赛道,斩获金奖! “旱疆寻水”项目依托河海大学原创的深循环地下水理论,以空天地信息大数据,构建地下“水脉地图”,破解干旱沙漠区“缺水卡脖子”难题。项目落地西北六省,惠及513万人,展现红旅青年科技报国的时代精神,“于极旱处觅清泉,于坚守处显担当。” 自3月备赛以来,项目得到学校、学院、顾问团队的高度重视,多次亲临备赛现场,了解项目进展情况,定期组织项目推进会和模拟答辩,邀请行业专家对项目进行点评和指导,帮助团队不断完善项目方案。学院团委积极组织,团队成员们也不负众望,全身心投入到备赛工作中。 此次斩获金奖,实现了我院在“三大赛”国家级奖项的突破,为学院创新创业工作开创了高标准。未来,学院将持续深化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不断拓展高水平实践平台,鼓励师生聚焦国家战略需
    我院师生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中斩获金奖
  • 04
    2025-10
    学院地理信息系统2001级校友举行毕业20周年返校活动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在河海大学即将迎来110周年校庆之际,恰逢国庆假期的温馨时光,10月3日,地理与遥感学院地理信息系统2001级校友怀着对母校的深切眷恋与同窗情谊,重返校园,举办毕业20周年返校活动。三十余名校友跨越山海汇聚一堂,在西康路校区与江宁校区重走青春足迹,共忆求学岁月,共话行业未来,为学院发展注入校友力量。学院党委书记孔祥冬、院长周丰,昔日任课教师代表以及在校学生代表共同参加座谈会,会议由2001级校友夏希主持。 座谈会上,周丰院长代表学院致辞。他详细介绍了地理与遥感学院近年来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发展成果,特别强调“校友是学院最宝贵的财富,校友工作是学院发展的重要支撑”。周院长表示,学院的每一步发展都离不开校友的关注与支持,希望以此次秩年返校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与校友的联系,搭建校友与学院、校友与在校学生的交流平台。 校友们代表全体同学向当年的任课教师献上鲜花,一束束鲜花承载着对恩师“传道授业解惑”的感激之情。 校友代表、成都国星宇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商胜波分享了自己毕业后的职业发展历程。他结合二十年来在地理信息、卫星遥感领域的实践
    学院地理信息系统2001级校友举行毕业20周年返校活动
  • 1
  • 2
  • 3
  • 4
  • 5
  • >
  • >>
河海大学地理与遥感学院
  • 会议预定
  • 内容下载
  • 人才招聘
  • 信息公开

地点: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佛城西路8号 电话:025-52158923邮编:211000

 Copyright © Hohai university河海大学 版权所有苏ICP备12023610号-1苏公网安备32011102010047号

友情链接
  • 教育部中国地理学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家自然资源部国家生态环境部国家科学技术部河海大学
公众号 邮箱dilixueyuan@hhu.edu.cn